⭐ 教學的理念
音樂沒有界線
音樂作品只有分不同風格、不同目的、不同技巧需求,只要是感興趣的,我都鼓勵多多涉獵。
大3和絃比小3和絃明亮,快速的節奏令人情緒高亢,這些事情在任何類型的音樂裡面都是一樣的,都有把各類型作品表現得更到位的技巧能琢磨。
嚴謹與樂趣/嚴謹的樂趣
學琴時,嚴謹與樂趣並不互斥。
把嚴謹紮實的要求以輕鬆幽默呈現、溫和的堅持,就像把不一定受歡迎的紅蘿蔔切得很碎,偷偷加在咖哩裡面,可以讓人不知不覺地吸收進去。
例如動漫歌曲的快速音群,加入最常在哈農中看到的變奏練習,只要可以把音粒變得均勻又清晰,何嘗不可呢?
翅膀硬了才能飛
音樂基本能力的訓練(視唱、視奏、聽音等)、樂理的理解、正確手型姿勢的養成,對長遠的學習,甚至興趣的維持都至關重要,一旦在這些方面妥協,可能會變成未來阻擋學習者暢遊音樂世界的絆腳石。
穩健的基礎就像強壯的翅膀,有了足夠強壯的翅膀,才能在音樂的世界翱翔自如,用掌控自如的音色、表情、氣氛傳達出豐富的情感,盡情展翅高飛。
「聽」得懂的音樂性
常有人說彈鋼琴要有感情,這樣說起來好像很虛幻。其實傳達感情是有技術的,光強調投入感情而沒有傳達的技術,大概彈了也只能自己感傷到內傷,感動不了其他人。
像是作文的修辭技巧一樣,「好開心」vs.「開心得手舞足蹈」兩種的生動程度是否不太一樣呢?如果欠缺修辭技巧,即使情感再豐富、再開心,可能也只說得出「好開心」而已。
為了表達最真切的情感,我們將從觸鍵、施力、音量到音色,用手透過琴鍵一步一步學習鋼琴的修辭法。
所謂因材施教
這邊的「材」指的不是資質,我覺得學生沒有分資質高低,只有個人特質不同。也就是只要用對方法,沒有人會沒辦法彈任何曲子。

成人和兒童的學琴方法,也有根本上的不同。靈活調整對應的教學方法,是我從多年的教學經驗學到的,可以讓學習事半功倍。
學生中的姊妹兩人上課方法和教材截然不同,也是常有的事情喔!
學習成果與實力的檢視
我對檢定與比賽沒有要求,但抱持正面鼓勵態度。若學生有檢定需求,英國皇家、山葉Yamaha、奧福等等皆可以輔導。目前檢定的學生均於首次報考即通過,有些檢定成果我整理了起來,其中不乏相當優異的成績。
雖然鼓勵參加檢定,但是相當反對「只」學習檢定考試內容喔!想要檢定卻沒有拿出相對應的努力當然也是不ok的。
——
音樂很困難,但是巨大的收穫也使得付出很值得。在小朋友還小到沒辦法了解付出與收穫的關係時,引導的方式及內容很重要。
人生中會遇到各種關係與際遇,擁有音樂這個付出一定能有回報的朋友陪伴,對心靈珍貴的療癒紓解作用,相信許多成年的學琴者一定也能體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