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如果想要學鋼琴

學生們彈鋼琴的 YouTube!

圖片
雖然通常鋼琴老師自己的 YouTube 頻道好像都有很多東西,但是我說學生們的頻道實在是太好看了! 絕對不是因為有些老師比較懶⋯⋯ 小朋友為了學校作業開的頻道,雖然彈這首有點ㄍㄧㄣ,不過很用心呦 👏 (看這個封面是不是😆) 多才多藝多采多姿的母女檔 🎹🎻🎨 考上音樂系仍然回來上課的遠距同學 🧑‍🎓 一開始上課時列的夢想曲目清單已經快要完工了呦 ~ 🎵  歡迎來稿,來稿照登 🎵 ~

如何理解 BPM 與節拍器標示

圖片
節拍器/ BPM 的定義 節拍器最基本的功能定義是:發出可以精準設定速度的規律頻率。 以將每分鐘 ( P er M inute) 的時長,均等劃分為指定的次數 ( B eats) ,來做為單位,也就是縮寫  BPM (Beats Per Minute) 代表的意思。例如將每分鐘的時長均等劃分為 60 個次數,就是 60 BPM,也就等於是每秒鐘的頻率—— 沒有節拍器的時候看著秒針跳動可以得到 60 BPM的速度。 劃分為 120 次就是半秒,劃分為 180 次就是三分之一秒。 因此我們得知將每分鐘劃分越多的頻次,數字就越大,也就代表越快的速度。這種頻率單位在人體機能的心律測定上也會用到——人處於靜止狀態時,正常心跳大多維持在每分鐘 60 至 100 次,也就是 60 至 100 BPM。跑完兩圈大安公園後,可能會上升至 150 BPM,熟睡時可能會降至 40 BPM。 理解節拍器指示 然而節拍器指示通常長這個樣子:左邊有一個音符,右邊有一個數字,兩者之間有一個等號。非常的簡潔,隱藏了很多訊息,充滿神秘感。乍看起來理解上好像不是非常直觀,尤其是那個等號。我們把隱藏的訊息補上,變成這樣可能就好多了: 排版好像還是有點混亂,那麼好好的排一下,把話好好說: 囉唆了點,一樣來個縮寫: 再回顧一下原本節拍器指示極簡的模樣,發現右邊的數字 60 就是 BPM 很容易聯想,左邊的音符則補上一個 as a Beat 的概念,並且注意兩邊的 Beat 是同樣的,即可理解完成。 設定節拍器 這些音符只是用來對應節拍器的「一下」(BPM的B) 所以左邊的這個音符既然只是用來 as a Beat,就只關係到你的演奏對應(配合)節拍器的方式,和節拍器本身(app或機器)的設定基本上沒有關係,和拍號也沒有關係。   框框裡的那個音符圖示 不需把節拍器上面有時候會有的音符圖示調整成和這個節拍器指示左邊的音符一樣。一來可能會沒有需要的那款音符,二來即使調成一樣之後聲音可能會沒有任何變化,因為畢竟節拍器管不了我們實際彈奏時要把一下對應多長的音符。那個音符通常是別的意義,在還不很確定之前,建議維持預設即可(通常是顯示4分音符)。 為了省卻這個麻煩和節約資源,這些沒有其他設定項的節拍器可以很好的切合需求: Google搜尋欄小工具 、好和弦的 不囉唆節拍器 、 有些數位鋼琴附贈的、有些使用電力沒有液晶

為什麼彈給老師聽的時候總是沒有自己練的時候好?

圖片
不知道學鋼琴的大家會不會常常有一種感覺,覺得明明在家練得好好的,怎麼到了上課彈給老師聽的時候,整首曲子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面目全非、六親不認呢?(而所有鋼琴老師應該都聽過學生表示「在家彈得比上課時好多了」) 其實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機率問題。 很多人常常會不自覺把彈了好幾次之後彈對的那一次,認為是所謂的「練得好好的」。但是如果在彈好的那1次之前已經彈了4次,那其實是在彈5次的總數裡面只彈對了1次,也就是彈對的機率是1/5,也就是20%。甚至如果在彈對了的那一次之後,又彈了好幾次都沒辦法成功的話,那成功率又再更低於20%了。 20% 的成功率,再怎麼說也不能算高。像是20%晴天機率的日子,你大概不會計畫去爬山。 即使是隔天你再打開鋼琴彈的第一次,都只有20%的成功率。 更不用說是上課時,多了一個豎起耳朵聽你聲音、張大眼睛盯你手指的人在旁邊。加上如果是到老師的地方上課,不但這台鋼琴的手感跟家裡的不一樣、聲音不一樣,空間感也跟家裡不一樣。 如此的心理壓力之下,成功率只會比在家裡彈更低。我們可以大膽預測20%有時會降到接近0%,直接說就是幾乎不可能成功。 上述「去老師家/老師坐在旁邊的心理壓力」是最多人會去推測表現不如平常的原因。但是這個壓力事實上只會讓成功率下降一點點,降多降少因人(抗壓力)而異,例如20%變成10%,或是95%變成80%,但絕對不會是從90%變成20%。讓90%變成20%的還是一開始說的—— 不自覺把彈了好幾次之後彈對的那一次,認為是所謂的「練得好好的」。 這大概就是自己感覺「練得好好的」,實際上成功率卻趨近於零最有可能的真相。 如果你將每次上課的彈奏,成功的比例統計下來,發現幾乎總是不成功,那麼很有可能原本的成功率就太低了。 幫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計算: 如果你彈5次對1次,成功率是1/5 (20%) 如果你彈3次對1次,成功率是1/3 (33%) 如果你彈3次對2次,成功率是2/3 (66%) 如果你彈5次對4次,成功率是4/5 (80%) 如果你彈3次對3次,成功率是3/3 (100%) 如果你彈10次對10次,成功率是10/10 (100%)(更堅固一點的) 然後再扣掉一點上課時的心理壓力,就是實際上的成功率。 更直覺一點的方法是,練習的隔天打開鋼琴彈奏的第一次,可能就是最接近上課時的呈現。 所以如果想要彈給老師聽的時候,可以達到高一點的成功率,必須實際上

【關於指法】第5集完結篇:指法設計最後的目的

圖片
前面的文章 關於指法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中,討論了考慮到輕鬆易彈 而設計出的指法。也在 第4集 中,討論了不一定輕鬆易彈,卻可以更容易彈奏出圓滑奏而使用的指法。 這裡再來看看為了其他音色設計指法的做法,與圓滑奏時不同音避免使用同指相反,這些時候反而更可以考慮不同音使用同指。 不同琴鍵間的銜接,使用不同手指來按鍵,相比於重複使用同一手指,一來得以彈奏出更大程度(銜接處重疊)的圓滑奏,二來得以更加靈活快速、輕鬆省力。 因此,在連串的不同音之間,若重複使用同一手指可以說是捨棄了這個原則。捨棄這個原則,通常是為了達到其他更優先的目的,看看以下的例子: 1. 極強重音單音 右手連續使用3指彈奏的3個單音 在這首拉赫曼尼諾夫的《升C小調前奏曲》Op.3 No.2 的這個版本樂譜中,右手連續的3個單音,都使用3指。 可以忽略掉換不同手指需求的原因是:這裡的速度是Lento(緩板),靈活快速、輕鬆省力的需求沒有那麼強,也沒有圓滑奏的需要。所以捨棄了「不同音避免使用同指」的原則,重複使用同一手指,以追求其他的目的:音色一致的連續重音。 連續重複使用3指可以達到使3個音的手掌動作完全一樣,如此從手臂、手腕、手掌到手指,整體都可以重複3次完全一樣的動作,使施力-力量-音量-音色盡可以的一致。 然而,這只是一個版本的指法。其他不同指法,代表了對不同目的考量的不同優先排序。如果使用3個音不同手指,則不追求3次完全一樣的手部動作;若是使用到4、5指,則是不利用1、2、3指的力量優勢;若是在後2個黑鍵音使用到1指,則是有其他的考量,優先於於避免使用1指彈黑鍵。 2. 極弱半斷奏單音 右手連續4個黑鍵的半斷奏單音都使用4指 在這個版本的德布西《映像》第一集《水的反光》中,右手連續的4個單音,都使用4指。 可以忽略掉換不同手指需求的原因是:這裡的發音法 (articulation) 是半斷奏 (non legato),沒有圓滑奏的需求,速度是速度彈性的小行板 Andantino molto (Tempo rubato) ,也沒有快速彈奏的需求。 重複使用同一手指,可以達到使4個音的音色一致,尤其這裡的4個音,在很密集的節奏中,音域跨度橫跨1.5個8度,琴鍵的重量每一個都有明顯改變,使用同一手指來降低其他改變音色的變因。 而5個手指中力量最弱與不靈活的4指,可以使pp的極弱音量自然達到,並

免費3步驟用 IMSLP 國際樂譜庫像音樂系一樣練音階

圖片
 Step 1  到IMSLP國際樂譜庫下載 The Virtuoso Pianist   (Hanon, Charles-Louis) 的完整樂譜。 如果不會操作,下載的方法請見 免費3步驟 在IMSLP國際樂譜庫打開正版鋼琴譜 。 *  或是排版比較精簡的  Etudes, Op.16  (Schmitt, Aloys) 也可以  Step 2  翻到No.39, 把這「首」12頁、共24個調的音階練習,練熟及背起來- 包括指法、調名與音階的對應、大小關係調的對應, 依照譜上排列24調的順序彈奏 (也就是五度 循環 圈) ,也要可以 隨意抽彈直接彈出。 NO.39 的一開始是C大調音階,長這個樣子 * 兩種小調音階中,台灣音樂系大部分只練和聲小音階 (harmonic minor)  Step 3  把每個調從慢的速度開始練習,逐漸加快到4分音符=120以上的速度。 配合仔細檢視與各種變化節奏練習,直到左右單手與 雙手 每個音都 乾淨平均、整齊清晰 。 也可以在練琴之前,彈奏24個調音階作為暖身。 如果下載的不過癮, 可以在 〈免費3步驟在IMSLP國際樂譜庫打開正版鋼琴譜〉 找到其他更多的樂譜。 雖然樂譜免費,但是如果把練習的時間以時薪計算,可能是一筆鉅款唷 😉

【關於指法】第4集:指法設計還會影響音色

圖片
彈奏鋼琴的指法設計有其目的,首先考慮到的輕鬆易彈,在之前的文章 關於指法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中討論了一些。但是指法的使用, 除了影響能不能輕鬆易彈之外,連「音色」也跟指法大有關係喔。這裡一起看看為了做出特定的 「音色」 ,設計指法時會怎麼做。 如果是要做出 圓 滑奏 ,可以安排 不同音避免使用同指: 1. 雙音圓滑奏 很多人彈過的小奏鳴曲 + 很少人彈出的圓滑奏 這首簡單可愛的小奏鳴曲,可能是最多人能夠遇得到的例子。 開頭片段左手部分,如果不經過刻意思考與設計,黃色標示的3指,很容易因為與前一音有較遠的距離,而直覺的使用2指。這樣一來,後面橘色標示的2指,很可能因為2指移動較不易,而被迫使用1指。 但這個地方, 若就這樣被迫使用1指, 而不使用2指的話, 接到後面灰色的1指時,因為兩個音使用同一手指,勢必會中斷,無法表現圓滑奏。 2. 8度雙音圓滑奏 是否有想過八度不輕輕鬆鬆的用15指彈,目的是什麼呢? 這首蕭邦練習曲右手的連續八度 雙音 ,為了彈出圓滑奏,不全部使用15指,而是把每個八度雙音的高音,用3、4、5指輪流彈奏;低音則保持全部使用1,讓每組雙音的指法變成13、14、15交替。 對大部分人來說,使用15指彈八度,可能是最舒適的; 但在彈得到的情況下,這裏 犧牲一些舒適度是 為了圓滑奏。 手不夠大的話,也可以改為14和15交替的設計;再不夠大的話,只能全部用15,這時候仍然有能夠較為圓滑的彈法,如何彈奏得盡可能圓滑,就是另一個課題,不在指法的範圍做討論了 。

【關於指法】第3集:指法設計的其他目的

圖片
一如之前的文章 關於指法第1集 、 第2集 中所提到的 ,指法的設計有其目的。 其他的目的還有: 3. 減少大拇指彈黑鍵 為了避開大拇指彈奏升G音,而設計的指法 在這首蕭邦升C小調夜曲中,如圖藍色的A音,如果不使用1指,而直接照順序使用2指的話,下一個升G音,就只能用1,這樣就會大拇指彈到黑鍵。 黃色的升G音,大拇指不轉4的話,可以選擇轉3或轉2,轉2的話很快就會面臨大拇指彈黑鍵,所以不考慮;轉3的話後面轉指時還要跨過其他鍵,所以藍色和黃色的數字都不算是好彈的指法。 4. 減少4 、 5指 為了避免用5指彈奏sf(突強)而設計的指法 在這首佈爾格彌勒練習曲中,圖中黃色的音,指法是 123 321,如果是依據前述「把手的移動降到最低」原則,這裡的指法應該是如同黃色標示的 345 543,可以完全不用左右移動手掌,原地按下去即可。 那麽為什麼還要用這個奇怪的 123 321 呢?原因請看到一樣是黃色標出的sf(突強),如果忽略不管這個sf記號,想必是 345 543 的指法最為合理;但是一旦加上了這個sf記號,事情就沒有這個簡單了。 看外型可以知道,5指小指頭是力量最弱的手指。這個段落裡面的A音,音量最強、音高最高、又標示了sf(突強),應該要發出最大的音量。用最弱的手指彈出最大的音量,這種矛盾大對決的事情,除非逼不得已,我們可以選擇盡量避免。只要更換指法,增加一點手掌移動,即可達成。 可以說這一個指法的設計,除了減少使用4、5指,同時也考慮了音色的目的。 下一篇的【關於指法】,將談到更多為了容易彈出特定的音色,而設計出來的指法喔。

ABRSM皇家樂理檢定模擬試題

樂理唸來唸去,總覺得好像會了,又不確定到底是真會還是假會嗎?那你來對地方囉 ABRSM英國皇家檢定在網站提供了樂理模擬考題,這個考試以往都是以現場筆試的方式進行,但從2020年開始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1-5級的樂理考試改為線上考試,和以往相比,題目不太一樣,總分也變少了。 既然考試改為線上,模擬題目也一起進化成為了有 線上版 / PDF檔案版 兩種版本,提供線上作答或印出紙本的選擇。兩種版本的題目和題型都一樣,差別在於: 線上版 可以直接模擬線上作答、直接獲得計分,有中英文可選擇; PDF檔案版 則是可以列印出紙本試卷與解答,自己批改計分,語言只有英文,但有多出6到8級的中文試卷。6到8級因為是帶有創作性質的題目,所以沒有標準解答。 那麼今天就不做心理測驗,來做樂理測驗。有問題都可以留言或訊息發問喔 👏  2020起 樂理考試內容摘要&模擬試題 (線上版題目用手機和平板電腦無法完整作答,需要使用電腦喔) 想要先準備過後再作答的同學,1-5級考試 理論範圍 和 術語範圍 在這裡喔~ 接下來是在疫情前,一樣由ABRSM官方製作提供的模擬試題,這是ABRSM皇家樂理檢定試卷在筆試年代的原貌。 這些筆試試題,因為沒有受到線上考試技術上的限制,和紙本試卷題型需要與線上考試一致的需求, 所以可以看到多了一些題目,而且很多在線上考試是選擇題型的題目,這時候其實是開放式的填空題。像是第一大題不是 拍號三選一 ,而是 請填上拍號 。對於平常抽獎比較有中獎體質的同學來說,也許會感覺到難度增加喔。 這裡的中文模擬試卷共有2套,如果做完一次對成績感到不服氣,還可以再有一次雪恥的機會。 2017 模擬試題與解答 1-5級  -第1套- 試卷   第1級 | 第2級 | 第3級 | 第4級 | 第5級 解答    第1級 | 第2級 | 第3級 | 第4級 | 第5級 -第2套- 試卷   第1級 | 第2級 | 第3級 | 第4級 | 第5級 解答    第1級 | 第2級 | 第3級 | 第4級 | 第5級 全部都做完以後,還是不夠的話!我這裡還有一些5級考古題,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再來做做看喔~

【關於指法】第2集:指法設計的目的

圖片
一如上一篇 關於指法第1集 提到的,指法的設計是有目的的,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幾種: (1) 為了輕鬆易彈 1. 減少移動距離 2. 減少轉指 3. 減少大拇指彈黑鍵 4. 減少使用4/5指 (2) 為了音色 1. 要做出特定的發音法 2. 要做出特定音量 我們從「(1) 為了輕鬆易彈」開始,按照順序一個一個談談~ 1. 減少移動距離 彩色圓形標示的地方,為什麼都不用5指呢? 在較初階的教材中,當和弦的跨距是5度或超過5度時,通常最高和最低音會分別使用1指和5指。但在這首《蕭邦練習曲作品25-9》的開頭片段中,左手部分所有彩色圓形標示的,每拍的後半拍,全部都是5度和超過5度的和弦,卻都不使用5指。 因為前半拍的低音是用5指,如果後半拍再用5指,前後兩音的距離不近,速度也飛快,5指在快速的來回跑動中,很容易會來不及跑、分身乏術。 但是不用5指的缺點是手必須 撐很開 ,用5指卻又會 來不及 ,那「 撐很開 」和「 來不及 」之間,該如何抉擇?這又回到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了。每個人的手條件不一樣,會感到「撐太開」的極限都不一樣。 而要判斷對每個個體來說,什麼情況叫做「撐太開」,什麼情況叫做「可以撐一下,撐過就是你的」;什麼情況叫做「絕對來不及」,什麼情況叫做「花時間練下去就會來得及」,都需要一個 已經「努力撐」過和「花時間練下去」過的人 ,來幫忙搞清楚,免得浪費時間和搞到受傷, 那個人 就是鋼琴老師啦。 而紅底圓形標出的兩組雙音,一樣都是5度,為何一個是2指、一個是3指 ? 綠底圓形標出的兩組和弦,為何跨距7度、距離較近的和弦使用5指,跨距8度、距離較遠的和弦卻使用4指呢 ? 都歡迎思考看看跟我討論喔。 如果不知道理由,隨意的 遵守/不遵守 指法,可能會讓本來就已經很難了的蕭邦練習曲難上加難 😵‍💫 2. 減少轉指 藉由1、4指的靠近達到完全不需要轉指 這首佈爾格彌勒的練習曲,第一小節的三拍中,每組黃色標示的四個音,指法都是重複一樣的4321,使得首尾跨幅總共8度的第一小節,完全不需要轉指。也使得重複三次同樣音型的這三拍旋律,由於使用同樣指法,更容易達成三組相似的音色。 如果第二拍的F音直接用2指彈的話,後面無法避免轉指;這由3組同樣音型組成的旋律,指法也將會完全不一樣。所以這個指法,同時達成了減少轉指和使音色相似這兩個目的。 其他指法設計的目的,下一篇 【關於指法】第3集

【關於指法】第1集:只要彈出對的音,用什麼指法都可以嗎?

圖片
如果想要省掉以下5篇指法系列文章的閱讀時間, 照著譜上印的指法彈就對了。 到底哪個鍵要用哪隻手指彈呢? 指法其實很重要 許多經由出版社出版的鋼琴樂譜上有一些建議指法,盡量遵從譜上的建議指法,可以幫助建立正確的指法習慣及觀念,進而培養出精準快速的指法直覺;去思考理解這些指法設計的理由,則能夠幫助建構未來設計個人化指法的基礎。而為了在練習時能夠仔細的反覆檢視,寫下來當然是沒有什麼不可以,甚至是必須應該要做的動作。 這也是有些古典音樂樂譜明已超過了作品本身創作年代的50年後,仍然保有版權的原因之一。因為這些樂譜裡面,除了有遠遠古老(到超過50年)的作曲家們創作出的音符以外,指法、踏板、發音法(articulation)、表情記號與補充說明、註解等等,則是通常由編輯者進行考據及補充完成。 這些經由出版社出版的樂譜,譜上的指法通常承載了精心思考的設計、真憑實據的考究,及音樂史學研究。所以無指法的樂譜(不論古典與流行歌),有時雖然較容易取得,但是相比有指法的樂譜,其實也少掉了一部份的參考價值喔。 對於已經有設計良好指法能力的演奏者來說,這樣的樂譜可能沒有什麼影響,有時還具有可以省掉塗改的步驟、得以直接寫上個人化指法的省事優點,但是對於其他彈奏者來說,可能會使得彈奏的難度倍增。 To write or Not to write 在之前的文章 《只要不做這3件事情,視譜就會變厲害!》 中 , 我們提到過有時候譜上不要寫上指法,但是有時情況卻是完全相反,不但要寫而且還要認真的思考、紀錄和仔細的遵守。到~底,什麼時候應該寫指法,什麼時候不該寫指法呢?🤔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不寫指法的理由,如同前文所述,不寫指法的理由是-為了不要養成「依賴指法來推測該按的琴鍵,而不看音符」的習慣。所以說,當這個顧慮不存在時,我們也就不需要限制「寫指法在譜上」這件事了。那麽,什麼時候這個顧慮會消失呢?當然就是「依賴指法推測琴鍵」的可能性消失,也就是「指法已經無法用來推測琴鍵」時。 廣大的鋼琴曲目世界中,各種不同的曲子,裡面總有各式各樣的音型。像是在巴哈的平均律曲集裡面,為了用我們人類僅有的2隻小手👐,來彈出多達4個(偶爾甚至是5個)聲部的旋律,可以說是開展了各種意想不到的手指使用、排列組合的想像。 這些為了音型所需,而產生的轉指、相鄰的手指大幅跨越好幾個琴鍵、不相鄰的手指靠在一起、極限的張大手掌、同時按下

《小星星》有這麼難嗎?這些曲子到底是你練太快還是我練太慢?

圖片
不知道這個問題是不是大多人看學琴者(尤其是初學者)練琴時,常有的疑問。這個學琴者也許是別人,也許就是你自己。尤其如果是初學者,更容易讓人想這麼問。 如果你有這個問題,就算我不知道練的曲子是什麼,但是我要告訴你-是的,就是這麼難,超-難!! 即使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但是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充滿了音樂。先不說主動接觸音樂的時候-播放歌曲推薦清單、廣播、聽音樂會等等;看新聞、追劇、滑臉書時,也會有來自各種傳播媒體的影片配樂;就連到餐廳吃飯、進便利商店的自動門、坐捷運轉乘時,就算再怎麼不想,都會不得不聽到各種音樂。 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這麼多各式各樣精製的音樂-請注意,各式各樣 「精心製造」 的音樂。這些音樂是被拿來應用的,做為烘托情境用的影片配樂、營造氣氛的背景音樂,或者本身就是吸引人的商品。這些應用下,他們必須具備很高的完成度,有時也要到高度精緻的程度。 當我們的耳朵習慣這些完整、精緻的音樂後,再回來練琴或看人練琴時,小小的問題就產生了—— 大多人不會在日常欣賞享受那些優美的音樂時,注意到那些旋律的 「製作過程」 。 這些 「製作過程」是指包括作曲者的作曲手法、記譜方法、演奏者的讀譜、練習、完成、錄製、後置等等。(若開始思考後,有時候聽音樂可是會越聽越緊繃的) 單純為了放鬆聽音樂 的話, 沒注意到也 沒什麼問題。唯一會產生的問題就在於,我們看見的那個正在練琴的人(約略位於上面的「音樂的製作鏈」中演奏者的前身的位置),是活生生要面對這些理解譜面(音高+節奏+指法)、思考(譜面的變化、表情營造)、練習(練習方法及審視優化)等等過程的人。這個位置一換,需要換個腦袋—— 從收聽音樂時輕鬆愉快的腦袋,變成製造音樂絞盡腦汁的腦袋。讀過 《 練琴的專注力—俄羅斯方塊與彈琴》 ,就知道練琴的腦袋需要多麽聚精會神。 越常聽到、越琅琅上口的旋律,兩種腦袋越明顯的不同。 像是 莫札特 《小星星變奏曲》的主旋律,聽起來輕鬆愉快,幼稚園的小朋友也可以順利的唱出來。彈奏時雖然照順序壓出聲音來還算不會太困難,但是要求正確指法後… 莫札特 《小星星變奏曲》的右手前8小節 主旋律右手第1-2小節的5度音,指法是用1接到4,已經超過一個手指對一個琴鍵的模式、需要控制手掌張開的幅度 第7(或第5)小節的同音換手指,需把整個手掌移動一個琴鍵的距離 後面的附點節奏,要先有能算出附點八分音符時值的前備樂理知識,再來還要完

只要不做這3件事情,視譜就會變厲害!

圖片
你是否也會在譜上寫上注音、英文拼音、英文字母的音名或唱名呢? 1. 不要一直在譜上寫音名、唱名 ——否則你練到的只有控制手指、穩固手型和認識琴鍵 這應該不用多說。都寫上去的話,就像已經被做完答案的二手題庫練習本,可以說是練習價值歸零了啊。 你說怎麼會沒有練習價值,光照順序和長度依序流暢的按出正確聲音來就很費力咧。 沒錯,練習彈流暢是必然要的,但是我們現在談的可是同時涵蓋了練習『視譜』 👀 +「彈奏」 🖖 的完整練習,而不是只有練習「彈奏」🖖喔。 如果「光照順序和長度依序流暢的按出聲音來」就花了太多力氣,導致沒力氣再讀那些「沒寫出音名的豆豆譜」,那就表示——這個譜對你現在的程度來說太難了!!(登愣!🙀)(這部分在這篇文章中的三點是共通的) 這也是一個很容易造成旁觀者(甚至當事者)誤會的地方,看似簡單、聽似更簡單的曲子,如果做正確完整的練習,其實沒有看起來的簡單,為什麼呢?我們會在未來的文章討論。 如果你慢慢的一次一次數著音,和把音名或指法寫上去的人比起來,你會比較慢練好,而寫上音名的人會率先流暢彈出。 但是請注意,「率先流暢彈出」不表示「進度領先」。一如在 《聽過就可以彈出來,是不是天才?鋼琴譜的視奏重要嗎?》 中提到的,過了一段時間,每首曲子練比較久的你,看譜的速度和手指的靈活度,以相對應的速度在提升;而 「率先流暢彈出」的 同學,看譜的速度低於手指的靈活度,此時練習的樂曲譜面複雜度,已經超過視譜程度。想再開始視譜,面前已經是超過程度太多的教材,練起來常常辛苦又徒勞。 「率先流暢彈出」就像裹著蜜糖的毒藥一樣,簡直就是一個誘人的陷阱,千萬要小心不要落進去。 你可能又說「現在能趕快彈出個完整的旋律,讓自己(和旁人)的耳朵輕鬆點就求之不得了,視奏什麼的還是以後再說吧。」這樣的話,那你可能忘記學琴的初衷了。 你學琴的目的是為了要彈出「流暢的拜爾/約翰湯姆遜/好連得/佈爾格彌勒…etc」,還是藉由練習「流暢的拜爾/約翰湯姆遜/好連得/佈爾格彌勒…etc」,增進彈出一票夢幻曲目(註)所需要的技能哩? 註:蕭邦《幻想即興曲》、《革命練習曲》、《夜曲》、李斯特的《鐘》、Yiruma《River Flows in You 》等等等的,依據個人路線有所不同,歡迎分享你的夢幻曲目,或是看看有沒有在 《22首經典鋼琴曲及12首樂譜小集合》 裡面呢? 2. 不要在初階的譜上寫每個指法
我的相片
Kate
台北鋼琴教學中